目 录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任务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结构.
五、课程内容
(一)本课程的教学总体要求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六、学生考核与评价
七、教学实施与保障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教学团队
(三)教学资源
八、授课进程与安排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数学》作为工程测量专业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除了要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以及培养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更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探索、创新精神,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文化素质、数学技能与能力,并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 在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好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知识,并掌握职业生涯发展所需 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以及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细致的职业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根据专业需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四个模块构成。
1. 第一学期学习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主要包括:一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的导数与微分、一元函数的导数的应用、线性代数,教学时数为68学时。
2. 第二学期学习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主要包括:一元函数的不定积分、一元函数的定积分及其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时数为68学时。
1. 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 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
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计算机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
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
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模块一 第1单元 函数、极限与连续(20学时)
第2单元 导数与微分(18学时)
第3单元 导数的应用(10学时)
模块二 第6单元 线性代数(20课时)
模块三 第4单元 不定积分(12学时)
第5单元 定积分及其应用(12学时)
模块四 第7单元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4学时)
考核与评价对数学的教与学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教学结果的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更有效地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注重诊断和指导,突出导向、激励的功能。
考核与评价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能与能力、态度三个方面。
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双基”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多元化评价与针对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本课程采用100%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上课、完成作业、数学活动、测试、资源观看、老师点评等内容。考核与评价应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进行。
各班应根据本教学要求、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出具体的数学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和实施方案。
(一)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恰当运用可接受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原则,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以及巩固性原则等教学原则。
结合高职教学特点,针对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注意采用案例驱动或问题驱动展开教学内容;在数学实践课程或数学实验课程中,要注意应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积极参与高职课程改革,认真学习职业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
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
(二)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一览表
(三)教学资源
1. 教材的选用
高等职业教育数学教材的选用,要以本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合理的内容结构
教材内容要注意与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衔接,并做好知识的整合和更新。在确定教材内容的框架时,应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标准和各种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以及职业学校学生的个性特征等因素,选定合理的内容结构,并采用项目导向实用型模块构建方式进行整合。
(2)有典型的教学素材
教材中素材的选取,要突出为专业服务的思想,并有助于反映相应数学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即素材的选取应具有专业性、应用性、典型性、多样性和可接受性。
(3)能体现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材的呈现,应注意创设情景,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注意反映数学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的认知规律;注意为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
(4)能突出职教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性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数学教材的编写,应坚持“以培养素质为目标,以应用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基本原则。在引进概念时,尽量借助几何直观图形、物理意义及生活背景等来进行解释,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直观化、通俗化;在解题或论证时,应设置渐进式的思维层次,保留合适的推理细节,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5)能反映现代信息技术
注意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对于较繁难的内容,提倡直接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计算,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节约教学时间。注意开发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实现教材的“立体”化,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教学平台,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2.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及建议
信息技术的运用是《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本课程的特色之一。本课程采用三大平台:云班课平台、QQ群、学习强国APP实施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利用函数计算器小程序绘制函数图像、MATLAB数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实现直观、快速求解定积分及其应用问题。
教师应更新观念,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合理的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教学演示软件、虚拟仿真软件等)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高职学院要建立数学实验室,为数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以利于创建符合个性化学习及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授课计划表